首页 > > 我市动态 >>
山村好支书

大山,隔不断牵挂。

远在杭州,余姚陆埠镇干溪村党总支书记周以国因患鼻咽癌接受治疗,却天天关注着村里的新村有没有造好,村里的困难户有没有得到照顾……
而大山里,村民们更是记挂着周以国。
干溪村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每天都会有不少村民前来探问:“阿国书记的病情怎么样了?”“阿国书记真的要退下来了吗?”“他太累了,确实也该歇一会了。”
每当周以国从杭州肿瘤医院做完化疗、放疗回家作短暂休养,村民们闻讯就会不约而同地涌到他家,询问治疗的最新情况。为让他们的阿国书记早日康复,村民们默默祈祷着……十年来,这位村支书带领山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一幕幕情景,又清晰地在村民眼前浮现。
“骂”出来的村书记
干溪村由原干溪、近山、里岗、外岗四个村合并而成。2001年4村合并时,村里负债10多万元,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倒挂村”。
谁来当村支书?村民们都想到了周以国。
但当过原干溪村村长的周以国,深知农村基层工作的甜酸苦辣,加上他办的企业日益红火,多次婉拒了请他出任村支书的提议。看到这一情景,心急如焚的老支书魏长兴带着一帮老党员老干部,涌到周以国家里拍起了桌子,厉声责问他:“我们都老了,你是一个党员,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难道就忍心看着干溪村垮下去吗?”
这一“骂”骂醒了周以国。那年4月,全村党员一致推举周以国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当村支书又苦又累,每月一千多元钱还不够抽烟呢。”消息传出后,一家企业的老总亲自赶到周家,力邀他参与企业管理,并开出了年薪不低于10万元的报酬。但周以国摇摇头说:“我不能辜负了干溪村民的信任,既然当了书记,就要尽心尽责。”
要干就要动真格,周以国决定攻坚克难。
第一难是村干部队伍建设。周以国认定,干溪村要有大起色,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效的村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周以国制作了一块“有事请进,无事请谅解”的牌子,挂在村办公室门口醒目位置。这一来,村里那些闲着没事,喜欢整天泡在村办公室“领市面”、与村干部“讲大道”的村民不满了。周以国的回答非常干脆:“村干部是要干事的,不能泡在聊天喝茶里。”他对村民们说:“你们有看法可以,只要给我一点时间,过一年两年,看我的成绩怎样,如干不好,我就自己撤了自己的职。”
同时,周以国作出了一项硬性规定:村干部每周上班5天后,坚持每周六开会,将村里待办的事情统统摆到桌面上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后,班子成员马上按照各自的分工落实,一周后开会时考核进展情况,工作时间不能随便请假。
从那以后,村干部像上了发条一样,跟着周以国白天黑夜地奔波。
第二难是村里人心不齐。村民拖欠交纳电费等,曾是干溪村多年来的一大“顽疾”,也影响了村民的团结。周以国明白,此事涉及的村民多,办起来难度很大,但若不办,不仅村级资产清理不了,而且今后村里工作也将无法顺利开展。为此,他拿出办厂时形成的敢抓敢管的工作作风,将拖欠户的详细情况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作了通报,并提出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处理意见。
村民周某欠村里电费3年多,一共近千元。只要稍有空隙,周以国就会到周某家里做工作,并通过其亲朋好友苦口婆心地与他讲道理,直至他答应交清欠款。【下转A9版①】
花了整整6个月时间,全村除一户半确实因经济困难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免缴外,其余拖欠多年的10万余元欠款全部得以收缴。
村民们从这件事里看到了村班子的战斗力,也逐渐树立了信心:有了周以国一班人,干溪村就不会是一盘散沙。
第三难是村集体经济薄弱。“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引进企业;而要引进企业,只能‘筑巢引凤’。”在全面清理了村级资产后,周以国就把目光锁定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问题上。但当时许多人担忧,干溪村地处穷乡僻壤,“筑巢”真能“引凤”吗?那段时间,周以国常常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地向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诉说自己思考已久的设想。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一个规划面积130亩,总投资近3000万元的工业小区终于落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很快使干溪成了一块创业的热地,至今已落户符合干溪村规划要求的企业20余家。引进企业带来的好处,正如周以国预料的那样:现在,村里要造桥、修路,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企业都会慷慨解囊。该村参加新农合的村民个人只要出10元,其余绝大部分由企业负担。
几件事情办下来,党员和村民们从心底里佩服起了周以国,庆幸自己没有选错当家人。
周以国没有对信任他的村民食言。十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的干溪村,村级集体经济逐年壮大。去年,这个昔日的“倒挂村”实现社会总收入943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18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384%、493%和186%。几年前就已成为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之一。
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
离中心村五六公里的里岗、外岗是两个高山自然村,有250多户人家世代居住在山顶上。由于没通自来水,也没有卫生设施,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生活收入的来源主要靠种树种毛竹,养几只家禽,不少年轻力壮的村民宁可下山打工租房住,也不愿再呆在山里。
调查摸底时,尽管两个高山自然村95%以上的村民表达了下山移民的愿望,但是大家都心存疑虑,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父老乡亲。”周以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很快,办事雷厉风行的他,千方百计地邀请了浙大等科研院校的专家来为村里设计规划蓝图,并于2003年出台了干溪村整体改造发展规划。在当时,一个小山村搞这样上档次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还是稀罕事,就连参与规划设计的专家也赞叹说:这个村支书有魄力,目光远大!
根据村里的这一发展总体规划,干溪村当年就决定了实施下山移民安置工程。
就如村民所担心的,实施下山移民工程,需要资金保证,而当时干溪村里却拿不出一分钱的启动资金。于是,周以国以个人的名义向一家企业借了200万元的启动资金。借钱时,他问企业老总:“如果我到时还不出钱,咋办?”对方回答:“我相信的是你周以国的能力和信誉,到时真若还不出,你就来企业打工,这笔钱算是预付你的薪水。”
为了制定下山移民政策,周以国多次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代表会,开展了7次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吸纳,忙得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其中单就安置房的价格及老房补偿标准,就组织人员花了近两个月时间进行精确测算。为了让下山移民住上“放心房”,在他的主导下,干溪村创造性地将移民安置工程的建造发包一律采用招投标形式,并特意附加了资质要求,有效地避免了空包、转包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同时,周以国还郑重委托监理公司、市质监站对工程实施双重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在征地和老房拆除过程中,也有部分群众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周以国就利用茶余饭后、节假日时间,上门做思想工作。有时候为了做通群众思想工作,他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有的甚至去了十几次。直到2008年底,两户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迟迟不肯拆迁的人家,最后自知理亏才与村里达成了搬迁协议。
“下山移民工作的难度,远远超出原来的预想。”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干溪村村主任蒋加良至今仍感慨万千。
如今,干溪村昔日荒芜的百丈滩上,一幢幢设计新颖、造型漂亮的楼群拔地而起。原来住在里岗的李贤涛,是最早搬入干溪新村的村民。现在宁波荣盛电器有限公司工作的他,仅花了30多万元就住进了面积26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老李感激地说:“没有周书记,没有村里的安排,我们还住在高山上,根本无法享受眼下这么幸福的生活。”
说起阿国书记为村里办的实事,干溪村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语。迄今为止,全村不仅实现了村内主干道路硬化,还新建桥梁2座,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室,方便了群众就医;改造后的菜场,方便了群众购物;村落文化宫三期建成,方便了群众娱乐;庭院整治,美化了村庄环境……
章某曾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当他知道阿国书记因患鼻咽癌中晚期去杭州住院治疗后,禁不住流泪了。几年前,周以国知道他仅靠外出打短工混日子,而他本人又喜欢养猪却苦于没有本钱后,当即从家里拿出一笔积蓄,帮他联系购买优良种猪,又四处打电话忙着帮他找销路。每当说起这件事,这位如今已经过上了好日子的养猪户就会感动不已。
“铁面”硬书记
周以国虽是村里的“一把手”,但他从不搞“一言堂”。有事,他都会征求每个班子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他则坚持召开全体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其中,他对村级“三资”管理制度要求特别严,明确规定任何人要报销一张发票,必须要有经手人、证明人、核证人、同意人、理财小组长5人次签字才能生效。
“处世须多一腔正气,奉公应无半点私心。”这是周以国亲手挂在干溪村会议室里的一副对联。十年来,为方便村里办事,周以国常常私车公用,但他严于律己,从未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汽油费以及香烟等交际费用。同时,他也要求村干部廉洁自律、干净干事,不准吃承包施工方一顿饭、拿一包烟。
周以国上任以来,干溪村的工程项目就一个紧接着一个。开始时,一些承包商为了方便施工或多捞点好处,首先就想到要接近周以国,但他们常常想尽了招数也很难与他见上一面。原来,干溪村专门设立了一个工地办,明确规定承包商有事只能与工地办接触。如果遇到需要村支书拍板的事,承包商通过工地办转告周以国。因此,承包商除了在签合同时能与周以国接触外,其后就不再见面,双方一切按照合同要求办事。
“只要把工程做好了,这比请我吃啥都要好。”这是周以国对众多承包商说过的一句话。
有一年春节前夕,有个工程承包商拎着一大袋烟酒和土特产,兴冲冲地来到周以国家拜年,结果吃了一道闭门羹。那天,从不关手机的周以国,破天荒地关掉了手机,还在家中玩起了“躲猫猫”。这名承包商事后感慨地说:“这样清廉的人,真是难得啊。”
其实,村民们都知道,阿国书记并不富裕。自从他到村里任职后,就把工厂交给妻子打理。十年来,工厂不仅没有得到发展,生意反而越做越小。一家人至今还住在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旧宅里。
但村民们不知道,从去年8月开始,周以国经常头痛,有时还流鼻血。其他村干部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却笑着说:“可能是这几天忙,没有休息好。”联村干部计联岳5次为周以国联系了医院检查诊治,可一到检查的日子,周以国总是因为工作太忙而错过了预约时间。就这样,他的病一拖再拖。直到去年12月份,镇里组织村干部体检,他的体检表上醒目地写了“肿瘤指标超高”时,他还说:“等我忙完手头的活,再去检查。”
周以国心里十分清楚,历时8年、投资5000余万元、建房312户(套)的下山移民工程,几乎每年都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全靠自己借了东家借西家度过来的,虽然现在资金方面已没太大的压力了,但别人半途接手仍有很大难度,因此他心里已盘算了一个计划表:要在村班子换届前,全面完成下山移民剩余的安置工程。
今年1月4日,周以国被确诊为鼻咽癌。在镇领导和联村干部的“逼迫”下,他才不得不住进杭州医院接受治疗。走时,他还随身带去了厚厚一叠有关村里移民工程的资料。
但是病床上的他怎么也闲不住,经常打电话询问村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到这些,从不埋怨丈夫的妻子周爱莹,终于忍不住了。为了照顾周以国住院治疗,她不得不把家里办的厂子以20万元转让了。她为此含泪痛心地说:“你图的是啥啊!”
“3个高山自然村,还剩一个没有完成下山移民,不把这件事情安排好,我就算闭眼了也不甘心啊!”周以国坦然地对妻子说,村民信任你,寄希望予你,你就应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为他们谋福利,图发展。如果说,牺牲我个人利益,能够使大多数人得到利益的话,那么这个牺牲也是值得的。
周以国住院后,干溪村已有数百位村民特地赶赴杭州探望他,手机铃声则是天天不断。这既让他感动又令他内疚。他告诉村民:“我身体不好,给村里的工作带来了影响,希望大家理解。以后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希望能把工作弥补上去,再为村里的发展作贡献。”

 

(据《宁波日报》)

时间:2010/3/26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