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最新动态 >>
“四化”同步,中国现代化新部署
中国现代化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后半程。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代表们认为,“四化”同步发展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航向。
“四化”同步既符合现代化客观规律,也符合时代特征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从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否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牢牢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代表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必须统筹发展,同步推进;否则,现代化就会走弯路,甚至停滞不前。
陈辞说,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发展,比以往增加了一个“信息化”,非常好地契合了时代特征,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信息化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同其他“三化”之间互相促进。
“四化”同步本质是互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刘新齐代表认为,“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因此,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难点,大力补齐“三农”短板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最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发展中最薄弱的问题是农业。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
“‘四化’同步难点是农业现代化。”代表们认为,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影响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
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代表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四化”同步着眼点应该放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上,补齐“三农”短板,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吉林省松原市委书记王常松代表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但民工荒、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今后要积极推进“健康城镇化”,从关注速度转向关注质量,从空间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
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陈辞建议,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改善农民生活。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四化”同步,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
王常松说,“四化”同步,当前主要是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是普惠,公共服务体系能够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二是均等,即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是均等化;三是一体,形成城乡一体的制度框架。
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山西晋城市无烟煤矿业集团董事长武华太代表说,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完全有能力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财政支出应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高广滨提出,机制改革立足点还是以人为本。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机制,应转变观念,对农民工由排斥转向容纳、由管制为主转向服务为主,促进农民工向市民转变。
建立健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陈辞认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即使将来城镇化率更高了,仍然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代表们认为,城乡差距根源在于要素交换不平等,应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不断深化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领域的改革,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机制,让更多要素流向农村。
时间:2012/11/11
  来源:《人民日报》6版
  点击:7655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官方微博  
宁波组工 港城先锋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