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时讯 | 公告 | 任免 | 专题 |
首页 > > 相关理论 >> |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
编者的话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国上下迅速行动,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学术理论界也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有见地、有价值的成果。本报今天刊登的这组文章,有的阐述事关全局的一些重要关系问题,有的抓住某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分析;有的侧重于理论探索,有的着眼于总结初步实践的经验。希望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推动“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
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晓山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太低,是导致工业生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要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增进农民福祉。
●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建设新农村是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战略举措,必须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为确保这一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几个重要关系进行探讨。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和城镇化进程滞后,是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人口聚集将带来对第三产业消费的增长,但这种聚集需要有产业的依托和更多就业机会的创造,最根本的是需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和城乡发展失衡的突出矛盾。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症结在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太低,农村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起来,这是导致工业生产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城市工人下岗的深层原因是农民收入太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就可以启动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等原材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为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口聚集,为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要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增进农民福祉。
我们过去的一个教训是,将农村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作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对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新农村建设则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它将农村和城镇置于城镇化、工业化的同一框架之中,有助于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格局。
“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可以创造大量的对水泥、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切勿将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建设,盲目地搞工程,强迫农民集中建房、盖楼。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全国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6人,而农村只有1.02人。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更应注重“软件”建设,通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
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从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改变农村面貌仅靠农业自身的积累不行,单靠市场配置资源也不行,它需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制度安排,使投入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落实全局性的政策措施上。而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明确建设新农村是农民群众需求导向型的战略举措,必须满足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要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又要教育和引导农民。一方面,发挥农民的决策和行动主体作用,采取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从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有条件做好的事情入手,不刮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劳民伤财,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农民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新农村建设与深化农村改革的关系
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同时,取消农业税对县乡财政体制和乡村治理结构形成了新的挑战。乡镇和村应有适合其规模的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如果税费改革的结果影响了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行,该履行的职能不再履行,该为群众做的事情不做了,从而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影响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就与税费改革的初衷相悖了。因此,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包括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取消农业税后引发和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使得深化农村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转换基层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创造了新的契机。
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严书翰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帮扶的对象,而要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
●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好各个关键环节,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无疑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农民看作是帮扶的对象,而要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伊始,我们就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对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已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农民为主体,把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农民为主体,也是由建设新农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和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只有使亿万农民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他们自己的事业,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素质
建设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的现实课题,要求把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建设新农村的20字总要求来看,它要求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的过程中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
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来看,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因此,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又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如果为数众多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够得到提高,那么,我国的人口压力就可以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广大基层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
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迫切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已涌现出不少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他们思路开阔,文化素质较高,市场意识和自主能力强,善于捕捉信息,能起到外接广阔市场、内联千家万户的桥梁作用。因此,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有这种体会:“给钱、给物,不如选个好的村干部”。
关键要有一个好支部
中共广东省阳江市委副书记 黄 强
●加强村班子建设,关键是提高村干部素质,真正把靠得住、肯干事、能干事的人选进村班子。
●解决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的问题,关键是将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度化,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台。
●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既要对村党支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关系依法作出制度性安排,又要创新民主形式。
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一个好支部。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自2003年以来实施的“固本强基”工程,努力探索使村党支部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者的途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
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的好班子
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村领导班子战斗力不强,是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治安不好、矛盾纠纷不断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村班子建设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平地村制定了“一公两强”(有公心、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干部考核标准,并把这一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培养之中。一是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真正把符合“一公两强”标准的人选进村班子。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文化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三是开展“三培促双带”活动,加强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培促双带”,即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中的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加强村班子建设,强化素质是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培养干部三个方面下功夫,真正把靠得住、肯干事、能干事的人选进村班子,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一对一”服务群众制度为保障,建设“三有一好”的党员队伍
党性观念淡薄,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是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平地村党支部建立了“一对一”服务群众制度,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三有一好”党员队伍。一是一名党员负责一项村务。对村中农田水利设施、公共绿化地等公共设施,实行党员分片负责制。二是一个党小组联系帮扶一名困难党员。三是一名党员联系帮扶一个困难户。与“一对一”制度相配套,平地村建立了村民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激励机制,由村民面对面地对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实绩和生活作风等打分,评选出党员先进典型。这些举措,增强了党员时时处处作表率的自觉性,促进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平地村的实践证明,解决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的问题,关键是将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制度化,建立党员服务群众的机制,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台。同时,不断完善党内外监督机制,积极探索激励机制,使党员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以“民主议事”为抓手,建立“核心+民心”的民主机制
村“两委”关系难协调,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难发挥,是当前村民自治中的一道难题。平地村探索出一套富有农村特色的“核心+民心”的民主机制。一是采取“板凳会议”这一方便灵活的民主形式,定期在村头巷尾的空旷处举行“平地论坛”,让农民群众自由发表对村中大小事务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村“两委”的决策合乎民心。二是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由村党支书每周主持召开一次两委班子碰头会,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每月召开一次两委联席会议,研究问题,布置工作,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平地村的实践证明,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关键。既要依法对村党支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的职责和关系作出制度性安排,又要创新民主形式,制定和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在机制上实现“核心”与“民心”的真正结合。
以农村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洪银兴
●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并根据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不同特质和优势进行产业分工。
●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应该是城市功能、生活方式的扩散以及城市精神在更大范围的传播。
在现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农村城市化的作用。
推进城镇城市化以提高对农村的支持能力
我国现在的城乡空间布局为城市、城镇和农村。城镇处于农村区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间地带,是城市现代化要素向乡村扩散和辐射的中间环节。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中,城镇起着关键性作用。城镇的城市化水平直接影响城市现代化要素向农村的扩散和辐射能力。
城镇城市化,就是使城镇具有城市功能。推进城镇城市化,使城镇化与城市化相衔接,实际上是将城市功能向城镇扩展。推进城镇城市化,特别需要重视县城和大的中心镇建设。首先,城市化需要人口的聚集、经济能量的聚集。如果小城镇达不到一定规模,就聚集不起服务业,聚集不起市场,聚集不起人气,也就难以具备城市功能。其次,城镇城市化要求突出城市功能。城市功能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其中包括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功能、通信功能等。这意味着建设城市不仅仅是建设居住环境,其首要内容是功能建设、市场建设。第三,城镇城市化,就是根据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观念来建设城镇,使之发展成为新型的小城市,营造高质量、高标准的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城乡一体化以缩小城乡差距
城市化不仅要解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还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这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方向,不是要把乡村变成城市。无论如何变化,还会保留城市和乡村两大地域类型,城乡之间还会有功能的差异、承载行业的差异、景观的差异等。城乡一体化是指在保持城乡各自特色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空间布局等方面融合城乡发展。
城乡一体化要求城乡在产业结构上形成有机的整体,就是根据城市、城镇与农村的不同特质和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分别发展城市型产业、城镇型产业和农村型产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现在的突出问题是中心城市、城镇和乡村产业趋同,都在发展制造业,由此造成同一区域内的过度竞争,各自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各自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土地置换,使大量工业、普通住宅等偿付租金能力差的用地从城市中心区退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工业逐步从中心城市扩散到卫星城镇,同时使分散的农村工业向中小城市集聚。这样,就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中心城区不再以生产性功能为主,而是以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的功能作为周围区域的发展极;中小城市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区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以及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连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促进农民市民化以实现农村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城市文明,也就是逐步推进城乡居民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平等,城乡生活方式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目前的情况是城乡存在巨大差别,许多方面的权利只有进城并成为市民后才能享受到,这就产生了农民进城以获取市民权利的趋势,其结果会导致城市的各种福利水平下降,由此产生农民市民化的社会代价。降低这种代价的途径是增加城镇的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办到农村城镇,增加农村特别是城镇的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供给,从而使农民不进入城市就能享受到市民的各种权利,其生活方式与城市人没有大的差别。农民市民化的过程,应该是城市功能、生活方式的扩散以及城市精神在更大范围的传播。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武汉大学教授 王 冰 博士生 张 军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能缩小城乡差别、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除了要遵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规律,还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指导。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能缩小城乡差别、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国际经验看,在类似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法、德等10多个国家已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加速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
重要性和必要性
保障社会安全和公平的需要。逐步解决好占总人口近六成的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安全、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性环节,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长远举措。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养育、劳动力使用、劳动力老化及丧失三个阶段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保持劳动力的连续供给,促进农村劳动力摆脱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束缚,实现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产生相应的社会保险需求。另外,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也要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条件。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需要。启动农村市场,一方面要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供给,消除农民对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以增加即期消费。
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随着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的缩小,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尤其是一些失地农民在征地补偿费用完后便没有了生活来源,这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土地保障作用日益弱化,需要社会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为老年农民提供基本保障的需要。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同时,农村家庭日益小型化,由过去多个子女供养两个老人变为一两个子女供养两个老人。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需要社会为老年农民提供基本保障。
基本原则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除了要遵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规律,还必须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指导,有利于形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有利于形成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政府主导的原则。政府起主导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保障带有公共物品属性。同时,社会保障领域的市场失灵、政府权威所带来的管理上的成本优势以及政府的最终财政责任,也是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重要原因。但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还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城乡统筹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框架包括现代社会保障的各方面内容。在具体操作上,应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提高保障的水平。
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维护公平,弥补市场竞争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公平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要向农村倾斜,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对均衡;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构建要将全体农民作为保障对象,同时考虑不同保障对象之间的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三是制度实施过程要公开公平。效率原则包括:一是通过适度的保障,鼓励农民勤劳致富和就业的积极性;二是体现对个人储蓄的鼓励作用,个人获得的保障水平要与个人储蓄的多少挂钩;三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整体推进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与其他改革相配套。比如,农村“五保”制度原来的资金来源是村集体经济统筹,但农村税费改革后“三提五统”取消了,这样“五保”资金来源就必须全部由财政转移支付负担起来。又如,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要与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密切联系起来,以保证其安全性,实现保值增值。
《人民日报》 ( 2006-08-15 第14版 ) |
|||||||||
时间:2006/8/15 |
|||||||||
|
|||||||||
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
宁波党建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吉欣网络 返回电脑版>> |